建立了中国金融行业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指引,完善了中国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监管制度,进一步巩固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成果,从而规范提升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。
随着我们国家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,提升老年人群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、满意度是保险行业提升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。近年来,各家保险机构均探索开展了一系列的服务适老化建设,但是尚未形成规范,行业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服务适老化改造标准体系。
安永发布的《2025年全球保险业展望》指出,在宏观经济波动、技术革命与客户需求变革的多重压力下,保险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。报告从战略调整、技术赋能和风险应对三个维度,揭示了未来一年行业发展的核心路径。
这一创新举措意义重大。赊购增信提升了跨境电商企业的采购能力和市场竞争力,增强了海外市场开拓力;投保资质筛选引导企业规范经营、合法报税,促进阳光化建设;保障支付则提升了上游企业的融资能力,缩短回款账期,改善国内贸易生态。未来,深圳保险业将继续完善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产品体系和服务体系,为外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近年来,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保险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。尤其是在2025年两会期间,保险行业的变革成为了热议话题。从法律体系重构到商业模式创新,从技术革命融入到民生保障升级,中国保险业正在经历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,这场变革不仅关乎行业自身发展质量,更紧密关联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和民生福祉提升。
近期,银行存款利率的调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。随着多地中小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,尤其是中长期定存利率降幅显著,不少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财策略。在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,理财产品该如何选择,才能更好地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呢?
2024年,新华保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年报显示,公司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,705.11亿元,同比增长2.8%;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62.29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201.1%,创历史新高。这一业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战略转型和精细化运营。
2025年3月5日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《关于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提出了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大重点领域。这“五篇大文章”不仅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,也是服务实体经济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的关键举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