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五年,中国社会将直面一场不可回避的挑战——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。到2030年前后,60岁及以上人口将接近4亿,相当于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位老年人。与其他国家相比,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别人一两个世纪的过程。这样“加速度”的背后,既是对养老制度的巨大考验,也是中国社会能否顺利转型的关键。
随着 8 月 31 日人身险产品利率切换节点日益临近,保险行业内多位人士透露,重疾险产品价格即将迎来新一轮上调。近年来,重疾险 “保费涨、杠杆降” 的趋势持续凸显,不仅让消费者投保意愿渐弱,其较高的投保门槛 —— 如不少年轻人因甲状腺结节等常见病症被拒保 —— 更将部分需求群体挡在门外。从险企端来看,重疾险赔付率攀升推高业务风险,叠加险企对储蓄险业务的重点布局,进一步压缩了重疾险的供给空间。
2025年第三季度养老规划师(FPP)认证全国统一考试报名通知
过去十年间,一股“北上养老”的趋势正悄然改变香港老年人的生活方式。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2025年发布的《数据透视》,截至2024年中,已有近10万名65岁及以上的香港长者选择在广东定居,这一数字较十年前激增40.5%。这不仅是人口流动的转变,更预示着一场涉及政策、医疗、保险与社会结构的大变革。
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,60岁以上人口占比突破20%,养老财富管理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。与此同时,新一代中产阶层对财富管理的需求早已超越简单的储蓄增值,转向全球化配置、税务合规规划、家族传承等复杂领域。这种结构性转变,正在催生一个万亿级的专业服务市场。
近期,香港保险市场热度一路高涨,呈现出蓬勃态势。香港保监局最新公布的 2025 年首季临时统计数字显示,该季度全香港长期业务新单保费飙升至 934 亿港元,与 2024 年同期的 652 亿港元相比,大幅上升了 43.1%,这一数据成功刷新了自 2001 年香港保监局开始公布数据以来的最高季度保费纪录 ,彰显出香港保险市场强大的吸金能力。
“9 月起,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将下调,重疾险等保障型产品保费将上涨,年金险等储蓄型产品收益将减少,8 月底前投保还可以锁定当下利率。” 某大型保险公司资深代理人陈先生透露,最近咨询保险产品的客户明显增多。
2025年上半年,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,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。最新数据显示,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8.8%,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达到了52%,成为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。这一数据充分表明,内需市场已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支撑。